星期四, 11月 25, 2004

Designer as Boss 發現設計師老闆

數位時代雙週 2004/11/22
作者:瞿欣怡

包含彼得?杜拉克在內的許多經濟史學家,都認為20世紀其實只有90年,因為在1991年後,人類就進入了21世紀。
確實,在1991年後,我們的生活版圖就換了顏色-先是有線電視(Cable TV),接著是個人電腦(PC),繼之以網際網路(Internet),再來是行動電話(Mobile),所有信用卡都開始變成白金卡,所有汽車都即將裝上衛星導航(GPS),高速電腦生產出幾可亂真的〈玩具總動員〉和〈魔戒〉三部曲後,接下來又要上演「以真復古」的〈明日世界〉(Sky Captain and the World of Tomorrow)。 但最驚人的變化是在「職業」領域,九○年代人人都瘋新興的「CEO」(執行長)、「Investment Banker」(投資銀行家)、「Programmer」(程式工程師);但這些都還不如「設計師老闆」(Designer Boss)來得讓人惶然心動。 >
Gucci和Prada的成功傳奇
1962年出生的美國德州年輕人湯姆?福特(Tom Ford),自幼即知自己不馴的個性難以在傳統職場出人頭地,因此立志當個好萊塢演員。在紐約找表演機會時,他進入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學習室內設計,並以此為暫時性的職業;1990年,佛羅倫斯搖搖欲墜的義大利老牌精品公司Gucci,給了這位28歲少年仔一個「女裝成衣設計師」的廉價職位,自此改變了他的一生,也翻轉Gucci和世界時尚產業。 2004年4月,他以「設計總監」(creative director)的身分離開Gucci,準備回到好萊塢一圓少年的電影夢,全球譁然,因為他已被認為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時尚經營者」,這14年中,他除了動手設計時尚女裝和皮件,把老態龍鍾的Gucci「改款」成引領時尚的前衛代表,還親自參與「企業購併」(併下法國的YSL)、「廣告行銷」、「媒體公關」、「世界通路」的經營;當他進入Gucci時,公司年營收只有7020萬美金、淨值為負1740萬美金,而他離開時的Gucci則已經是一家營收33億美金、淨利2.2億美金的明星上市公司,有25家國際法人長期持有它的股票。
1949年誕生在米蘭的繆琪亞?普拉達(Miuccia Prada),是另外一個更極端的例子。Prada是繆琪亞祖父於1913年創立的皮件老店,但在九○年代前幾乎無人聞問,1978年繆琪亞奉母命接掌家族事業之前,她剛念完政治學博士,是個共產黨員,並且在米蘭小劇場(Teatro Piccolo)當了五年啞劇演員。 她在不情願的心情下成為「設計師老闆」,但也決心不走上義大利、法國時裝的奢華主流,1985年,他設計了一款黑色、優雅,但全部是尼龍材質的手提包,技驚四座,自此,「黑色」、「人造纖維材料」與「優雅」、「低調」便成為「Prada風格」的代名詞;1989年的女裝和1995的男裝都聞名歐洲舞臺,為她的事業舖下一路過關斬將的起點。事實上,在九○年代的年輕科技新富心中,Prada幾乎可說是他們唯一最愛,因為只有繆琪亞「科技+美感」的設計,能體現這群新階級不屑老式精品的身份認同,例如美國西雅圖的微軟員工是當地最大的買家,他們便稱Prada為「Geek Chic」(駭客時尚),以有別於東岸的土財主名流。繆琪亞?普拉達雖然委任她的丈夫Patrizio Bertelli擔任公司總經理,但任誰都知她才是Prada如今全球19億美元事業體的靈魂。
也許你會問:如果我買不起Gucci和Prada,那麼「設計師老闆」的故事對我有何意義?當然有意義!因為跟著社會的變遷,未來所有的老闆都一定會懂一點設計,未來的設計師也一定會懂經營和商業,「設計師老闆」正是創意型經濟裡的標準工作能力,當湯姆?福特和亨利?福特一樣都上了MBA企管課程裡的名人錄,每個人都該認識這下一步的趨勢。 自從英國Wedgewood瓷器於1769年首度僱用專任「設計師」以來,「設計師」這種職業就與工業革命相唱相隨,成為現代商場的要角,但話雖如此,兩百四十年來的「設計師」卻向來只是重要配角,始終無法成為主角。歸結原因,在於設計師的核心能力要求獨特才氣化身的「創意、靈感」,個性偏好自由與浪漫,恰好和工業社會企業經營者所要求的「紀律、效率、嚴謹」格格不入;因此雖然他們一代代創造出一件件賞心悅目的產品,但設計師多半只能隱身幕後,成為「被管理的人」。 九○年代,在湯姆?福特一馬衝出時尚界的潮流後,「設計師老闆」的新身分也如雨後春筍般,在世界各地湧現。以時尚圈來說,除了湯姆?福特和繆琪亞?普拉達,還包括比利時的Dries Von Noten、日本的川久保玲與山本耀司、義大利的亞曼尼(Giorgio Armani);在汽車設計業界,Giorgetto Giorgiaro成立的Italdesign設計超過五十種近代流行車款;工業設計界裡,以「外星人」檸檬榨汁器著名的史塔克(Philippe Starck)起頭,加上以設計「Palm V」PDA著名的IDEO Design,日本食器大師柳宗理,可謂不勝其數,其中美國紐約的Pentagram,更是由19位設計師合夥組成、領域包含產品、包裝、平面、空間、建築的超級設計公司。在台灣,由設計三陽機車團隊出身、陳文龍領軍的浩漢設計;留美返國設立U2id的林一順、專攻金屬飾品的Designbourg城兆緯、英國小子Michael Young和蔣友柏合夥的橙果設計,也已經織成一片「設計師老闆」的小型星雲。
如果翻開這些設計師們的「自傳」,當可發現有著多種驚人的巧合--他們多有著離經叛道的少年時光,卻也有著樂於溝通的善意和聰明;即使他們以「美」作為職業,但絕不會因此忽視財務報表的嚴肅和冷酷。此外,他們也有著多樣化的國際經歷,青年時期即熱愛旅行,對新東西百般好奇;此外--拼命工作,樂此不疲,以湯姆?福特為例,他每晚只入睡2~3個小時,而且在床頭四周貼滿3M的Post-It貼紙,「以便有點子就可馬上寫下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設計產品上流露的創意(creativity),也隨時流露至企業經營的創新(innovation)之上,湯姆?福特大膽買下父執輩的聖羅蘭(YSL)不說,繆琪亞?普拉達放棄祖父家傳的皮革技術,由石化材料科技開發出多元聚脂纖維和尼龍的知品材料,佐之以細膩的全新裁縫織法,也使每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星光大道之上,充滿了後現代驚奇;近年繆琪亞在東京和紐約兩地投下1億美元巨資,聘請荷蘭、瑞士建築師規劃兩家高度「空間刺激」(space excitement)的旗艦店,也被企管學者視為「體驗型經濟」的先鋒。
人人都是「設計師老闆」

由配角到主角,「設計師老闆」會在九○年代之後蔚為潮流,來自於全球社會的結構性變遷。六○年代的全球學生運動,大幅鬆動了工業化社會的各種權威,在這個年代中出生的嬰兒,是人類第一批成長於高度自由、富裕生活、城市化的天之驕子,當他們在冷戰解除、科技興旺的九○年代陸續進入職場,便展現出和他們父母輩完全不同的爆發力--他們熱愛美感、渴望自己塑造自己生活的風格,最重要地--他們可以在商業和自我間,都執著於創新和創意。 美國卡內基美侖大學教授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在2000年進行了一場全美49個都會地區調查,在結果中他發現:在經濟功能上「創造新想法、新技術或新內容」的「創意階級」(creative class),是美國現在收入最高、成長也最快的一個族群,總就業人口達到3800萬(是二十世紀出的10倍);相對的另一方則是勞工階級的沒落,一個世紀間,由總人口的40%滑落到25%。 「創意階級」不願從事單調、刻板、重複的工作,他們寧願選擇能自我安排工作時程、直接和客戶對話,並且含有創造性特質的工作。佛羅里達教授在一次「就業意向」問卷調查中就驚訝發現:在較高薪水的「工廠」與較低薪的「美髮沙龍」工作間,全美的受訪者居然多數選擇當個「美髮師」,因為這工作可以由「自己」掌握進度和工作品質。 這就是「設計師老闆」誕生的時代背景,由比利時安特衛普的皇家設計學院,到紐約的帕森斯,擠滿了來自全世界的年輕學子,他們多數都受到「湯姆?福特/Gucci」故事的感召,唯一不同的是他們要自己的品牌。而遲早,不出五年,這個聲音也會由台灣社會喊出來!

Tom Ford—Designer Boss第1人

湯姆?福特當過模特兒和演員,曾被美國《時人》(People)雜誌票選為「全球最美麗的50人」。他知道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以及利用自己來打造Gucci。於是乎,每一篇關於Gucci的報導,一定會放一張他帥氣的照片。連哈佛商學院都把Gucci的成功當成當代品牌行銷經典,「我是天生的老闆,坦白說,我從小在家就是當老大,」福特很不客氣地說。 他當然有資格這麼說,當他於1990年被延攬進入Gucci之時,公司已經瀕臨破產邊緣,「辦公室甚至連影印機都沒有,」他回憶:「甚至沒有一張紙!」Gucci的行銷、廣告、媒體、產品包裝他每都親自參與控制,甚至連旗鑑店音響的音量鈕上他都要做記號,堅持對音量的要求。 個性嚴謹、果斷、思緒調理分明的福特,很自豪自己是處女座,他一手把Gucci打造成頂級精品,也讓自己成為全世界知名的「品牌」。他的下一步是到好萊塢當製作人,他的設計及經營天才,足以讓Gucci的故事(包含謀殺、鬥爭和救贖、重生)拍成電影,接下來,好萊塢又要因為他而熱鬧滾滾。 Tom Ford 1962年出生於美國德州奧斯汀,先於紐約大學專攻藝術史,後轉帕森斯設計學院改唸建築。1996年起的MOD懷舊風系列及70年代華麗搖滾風,是他最知名的Gucci任內作品,2002年推出個人量身訂做系列。!
Muiccia Prada—優雅的經營天才 雖然她年輕時的「共產黨、小劇場演員、高科技狂」身分邏輯始終是個謎,但繆琪亞?普拉達很有個性,崇尚波西米亞風,熱愛自由,厭惡一成不變。她酷愛高科技研發出的質材,將它們混搭之後,變出一個個革命般的新設計,例如她曾經設計一種新材料作成的透明雨衣,淋到雨後反而變成不透明。 她的店在好萊塢被人戲稱是「時尚名店中的培根」,又香又熱,讓明星們愛不釋手。繆琪亞說:「Prada要性感,但不是『被看見的性感』,」所以她常挑自己非常嫌棄的顏色來作設計,因為在這種內心的對抗裡,「她可以產出稀奇的美麗,」《時代》(Time)雜誌如此描繪她。 目前Prada全球擁有260家店,2004年「富比士」(Forbes)雜誌調查,她是全世界排名第377名的富翁(財產總值15億美金);她希望一年內將Prada推上股票市場。 Muiccia Prada 1950年出生於米蘭,政治學博士,女權運動家與小劇場演員,開創「極簡主義」(Minimilism)的代表者,丈夫Patrizio Bertelli為現役帆船高手,參加過「美國盃」比賽。最知名的產品當屬多元聚脂纖維、尼龍材質的Prada 背包;以及石松綠、暗紫秋香的男女Geek Chic套裝。

U2id 林一順—絕不讓馬友友去記帳!
專長是設計,作過雷諾和豐田汽車,但現在領導的是快40人的海峽兩岸團隊,林一順是台灣新一代企業家的典型,發掘、保護創意,也變現創意! 「沒有策略與熱情的設計,一定失敗」,這句標語像個金字招牌,直直嵌進U2id的牆上。U2id設計的產品從巴士到杯子;從概念型的MP3隨身聽到上市熱賣的歌林液晶電視,短短四年間,爆發力超強。團隊的經營者林一順,留美學的是工業設計,但他也是道地的公司實質經營者。 經營U2id,對林一順來說,是熱情,也是是使命感。「我要創造一個最有天份的團隊,」他說:他最好的設計「作品」,就是找了一群有天份的人,給他們「對的位子」。 加入特力集團,提升設計團隊的業務與行銷能力 當個設計師老闆,林一順認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會「激昂出每一個設計師的潛力」。舉例來說,在U2id的流程裡,「產品設計」與「產品策略」一樣重要,他在團隊中發現對策略很敏銳的設計師,會特別激勵他們,讓他們知道好設計師不是非畫圖不可。對外,林一順要負責對企業提案,面對台灣企業仍舊把設計當成製造業,無可奈何,他說:「在國外要設計汽車,企業會提供法拉利給你開,讓你體會『好車』;在台灣業主總是要人克勤克儉,卻又要設計出好東西,難到要用想像?」 為了突破困境,林一順大多與國外企業合作。加入特力集團之後,情況更有了改變,特力董事長何湯雄對設計師的尊重,讓林一順感動,他們20位設計師享用了160坪的辦公空間,是集團裡「用地最廣」的部門。林一順反對讓設計師處在焦慮的狀態,所以他把焦慮擋在門外,為團隊打造安靜的環境。與特力集團的合作,更提升了設計團隊的業務與行銷能力。林一順鼓勵設計師與業務一同出國看展,他說:「以前設計師看展只是看產品,但是透過業務的分析,設計師可以更了解商情。」 馬友友的音樂可以感動全世界,只顧著算帳不是很浪費嗎? 林一順非常重視「命運」。他強調:「每個人有不同的天賦,老天爺更投注非常多資源跟機緣去成就它,」在法國雷諾汽車(Renault)、日本豐田汽車(Toyota)做過工業設計師的他說:「我得到的商機跟案子,都是老天無形的計畫,讓我累積才華。」順著自己的天賦走就是正途。林一順笑著說:「千萬不要讓馬友友記帳!他的音樂可以感動全世界,卻只顧著算帳,不是很浪費嗎?千萬不要想做『全方位』的人。」 儘管如此,好的設計師還是不能只悶著頭畫設計圖,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把熱情跟能量透過產品與客戶互動。林一順認為好的設計師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藝術、行銷、溝通技巧。藝術是基本條件,沒有這一項,根本別想當設計師;行銷是了解資訊,避免設計產品跟市場脫節;溝通則是上菜技巧,一盤炒得色香味俱全的大菜,上菜順序不對,就不好吃。設計師是在創造市場上沒有的東西,人們需要被說服。設計師是帶領趨勢的人。在快速流動的時代,已經不能等到做好市場研究再去設計,那會陷入永遠在苦苦追趕的困境。林一順要設計師虛擬未來,對所有未上市的東西有揣摩性的同步。 如果沒有無可匹敵的天份,就根本走不遠 對於創意養成環境,林一順對台灣有更大期許,他舉例:歐洲人對Giorgio Armani的認同是一種投射,一種生活方式的嚮往,他們營造品牌是靠設計師的魅力,當品牌沒有投射對象,就失去想像力。人們去買Armani,想到的就是Giorgio Armani的一頭白髮,以及他舉手投足間的優雅。歐洲人的品牌跟行銷,抓到人們心中「我也要成為這種人」的深沉渴望。但台灣社會才剛起步,設計師如果太一廂情願認為自己也能成為Armani,「會摔得很慘」,他進一解釋:「歐洲設計師有一個共同特質,不管名氣多大,產量多少,透過他的設計品,你可以感受到那種熱情,」這才是台灣設計師該學的最重要的內涵。 至於設計師要如何把自己當成品牌來經營,他說:「你得很誠實地問自己:『我有沒有無可匹敵的天份?』沒有,就根本走不遠。」確定自己有天份以後,還要找對產品,搞清楚市場。問林一順:「設計師到底能不能成為新商人?」他卻反問:「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之後,他還在創作嗎?他還是設計師嗎?」 「還有沒有設計的熱情?」是林一順檢驗一切的標準。如果你是一個有熱情的設計師商人,告訴他,他會給你一個擁抱……。
林一順檔案 1960年生,畢業於底特律創意中心學院,目前為U2id總經理 U2id 2000年成立/員工人數:台北19人,上海20人/最知名產品:花生及雞蛋型烤肉架,獲美國威名百貨一千萬美金訂單。

丹麥 Tools Design
兩個年輕設計師創業,當然撞得鼻青臉腫,但是正因為年輕,他們很快地學會整合「創意」和「生意」的方法,把產品由丹麥賣到全世界! 真正的創意,是絕不對生意說No! 10月初,台北街頭出現了兩位丹麥人,他們張著安徒生童話裡的大眼睛,為自己設計的產品,嘗試在北歐熱方殷的台灣打開市場;撇開他們有趣動人的餐具和食器不談,他們曲折的創業過程,更像是全球化時代裡的新童話。 由傑生(Claus Jensen)跟胡貝克(Henrik Holbaek)創立的Tools Design,曾經僅是一家抱著設計圖沒人理的小工作室,1989年成立以來,他們從滿腔熱情卻不懂市場、行銷,到1996年獲得Eva Denmark集團青睞,授權自創「Eva Solo」品牌,成為丹麥重要的新生代設計師商人(designer businessman),過程幾乎就是一部青年成長史。 Tools Design能夠有今天局面,他們有很多堅持,第一個堅持是:「設計師不該堅持己見」;第二個堅持是:「為了維持產品的好用與方便,每一件產品都要可以丟到洗碗機洗。」 做商人不難,只要你想賺錢 「千萬不要拿著同一個點子,到處問人家要不要用,」他們對年輕人提出嚴正的警告,他們說:「要永遠有『新』點子,而且,一年要有50個、100個。」會嚴厲,是因為他們也曾犯過同樣的錯。工作室成立之初,他們畫了一些圖,捧著它像寶貝一樣,找人投資,結果一個點子也賣不出去。他們恍然大悟,設計師賣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與業主溝通的方式」。 「樂意和市場對話」的態度,是成功「設計師老闆」的第一要件,他們認為,如果設計師一直堅持自己的意見,就聽不到別人的聲音。經過當年無數次的失敗,他們嘗試改變策略,開始認真聽進別人怎麼說,業主不會只說「這不是我要的」,他們也會說:「但是我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換個新鮮方法試試,也許行得通。」也許後來定案的設計跟最原始的點子已經天差地遠,但是設計師可在虛心的溝通中得到機會—「先混進入公司內部,想辦法為企業量身訂做,讓那些原本無法捉摸的業主忍不住驚嘆:哦!這傢伙應該可以做出我們想要的東西!」傑生跟胡貝克比手畫腳指出。
對Tools Design來說,做商人一點也不困難,因為想要獲得好的報酬,這是唯一的路。設計師需要兩種人格,他們說:「要能溝通,不要告訴別人『我只做這個』,那根本就不是好的對話。別忘了,外包設計的業主也會希望能夠驕傲地告訴別人:『這是我們公司的產品。』」他們一再強調,年輕的設計師不應自認為是藝術家,應該定位自己是諮詢者。談生意時,要記得顧客賺錢。 關起門,才是藝術家 Tools Design對設計自有堅持,但那是關起門來的事。在工作室,要堅持品質、要搞創新都隨你。傑生笑說:「我們大概每小時有15分鐘在吵架,」胡貝克反駁:「那可不是吵架,是熱情與靈感的宣洩。」從創業第一天以來,他們總是互相搭配遞補。跟他們的採訪約在飯店大廳,一大清早,兩個人都還有睡意,但是胡貝克還是用有濃濃丹麥腔的英文,很熱情地回答問題,碰上無法表達的意思,傑生馬上有條有理地接著說下去。 合作之初,他們也會很用力地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設計,後來他們發現,只要兩人中有一人不喜歡那件作品,就表示它不夠好,「應該再丟回抽屜裡」。他們的抽屜肯定塞滿了所有停擺的設計。每次只要手上的東西超過3天想不出新點子,他們就丟到抽屜,放個一兩個月,甚至半年,然後再拿出來想。 用一個東西順手到忘了它的存在,就是好設計 Tools Design的設計絕不唱高調。相反地,胡貝克為產品定下一條守則,既然設計的是餐具:「每一樣東西都要可以丟進洗碗機,」每一樣設計都來自他們生活的經驗,「解決生活上的麻煩」是他們設計的起點。傑生非常熱愛烹飪,就算是半夜兩點,他也要下廚弄法國菜來吃,當他使用自己設計的工具,發現真的很順手,而且不管用幾年都好用時,他就忍不住得意:「設計是了讓生活更井然有序,當你用一個東西順手到忘了它的存在,就是好設計。」 沒有譁眾取寵、沒有艷麗色彩,他們的設計最常使用金屬色調,或者沉穩的黑色。他們不一定要像舞台上的知名設計師一樣,瞇著眼享受鎂光燈,但他們設計的調味料瓶罐、不漏水的水壺,總是在餐桌上恰如其分地散發出安靜的魅力。 這樣一間小巧公司,內蘊深厚,有自己的個性。他們不會因為自己小,就急著想擴大,相反地,他們珍惜現在的規模,看重自己的獨特性。這種商人,安靜踏實,讓人安心。誰說做設計師老闆要天天見報天天應酬?要有個性要有新聞話題?Tools Design表現的沉穩,也是另一種典範。

克勞斯.傑生(Claus Jensen) 1966年生,畢業於丹麥設計學校,主修工業設計
亨利.胡貝克(Henrik Holbaek) 1960年生,畢業於丹麥皇家藝術學院,主修工業設計
Tools Design 1989年成立/設計師人數:2人
橙果 Michael Young + 蔣友柏
愛好自由的設計師,如果真的應付不來險惡商場,那麼找個比你冷酷的合夥人,是個更好的創業模式…… 只當1/2老闆,換來100%自由 雖說現代的設計師愈來愈有經營的能力,但萬一你還是自覺不夠精明有效率,這時找個能欣賞設計的管理型合夥人,也是個新策略;去年在台北創業的橙果設計麥可?楊(Michael Young)與蔣友柏,就是這樣的國際組合。 二人組的麥可,來自英國倫敦,設計的家具和家飾作品已被許多博物館收藏,是個才氣洋溢的大男孩;蔣友柏學資訊管理出身,專才是金融。在橙果,麥可負責管理設計團隊,蔣友柏負責經營和業務團隊,分工清楚。 蔣友柏認為:做一個經營者,就是要夠狠,設計的東西賣不好,你就聽我的 由商業角度看:他們倆個就像Gucci的湯姆?福特與迪索洛;Prada王國裡的Prada小姐與她的丈夫伯特利,一個管創意、設計與行銷;一個打天下,談判桌上決不留情。 談到商業,蔣友柏面露「兇」光:「做為一個經營者要『夠狠』,對外不該接的案子就要推掉,對內該說的話就要說」,連合夥人麥可都覺得他夠冷酷。「設計本來就是製造業,就算讓產品更友善、更獨特,都還是要生產的商品,」蔣友柏堅信以成本為考量、「好不好賣」為原則的生意人,絕不可能搞設計,這也是他和麥可分工搭檔的理由--他是個喜歡「設計」的商人。 「設計師絕對不可能變成商人!」蔣友柏分析:「設計師憑的是直覺跟豐富的感情,商人則是以邏輯跟利益為原則!」蔣友柏說:「反正我也不管他們上下班時間,東西該交就交!」,「講白一點,你設計出來的東西賣得到好價錢,我就聽你的;賣不到,你就聽我的。事情就這麼簡單。」 當初會跳進橙果,蔣友柏說是「一時衝動」。他說:「我看見台灣到處都需要設計,又有那麼多人可以畫施工圖,就想做個平台大家玩。」他的意志力驚人,一旦要做就很拼,一天工作十八個小時。他跟麥可的配合就像打牌,麥可負責做好一副副美麗的撲克牌,他負責「打」出去。問他打牌的樂趣是什麼,他說:「純粹是工作,我只想要贏。我不相信會有賣不出去的產品。」 蔣友柏的直接,讓人有點招架不住,但是他的強硬卻可以讓設計團隊依靠。他說:「我是不作夢的,只有執行的目標。夢有太多不定數,有不定數,就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肩膀會不夠硬。我只想要務實。」 Michael Young堅持:我需要很多自由,哪有空做其他事? 和這位個性強硬的蔣家後代共事,麥可卻說自己愛做白日夢,最好天天躺在海邊無所事事。如果說蔣友柏如鋼鐵般冰冷強硬,那麥可就像沙灘上的海風,自由自在。麥可也當過老闆,曾經在倫敦開工作室,在冰島開酒吧,但卻把所有事弄得一團糟。回想起當老闆的日子,他就一臉掙扎,說:「有經驗很好,但是當所有事情都撞在一起,簡直像快被燒死了。」蔣友柏就是他的救火大隊,有了蔣友柏,他輕鬆許多,只要專心做好一件事--「設計」就夠了。 但對商業,麥可也有他獨到的體悟,他說:設計師得學會商業規則,「年輕時就因為不懂商業,只顧著做自己想做的事,賠了很多錢,所以我開始懂得妥協。」蔣友柏就稱讚麥克:「他可以在預算內,換個方法呈現他的作品,卻不改變原始設計。」麥可不反對設計師變成商人,但是他也提醒其他的設計師,在成為商人的過程中,不要失去自由跟熱情。他認為,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具備三個要件:自由、熱情跟一個「好的夥伴」(good partner)。他大笑說:「我需要很多的自由跟做夢的時間,哪還有空做其他事?萬一我哪天忙掛了,不是很可惜嗎?」 記者問他們同樣的問題,發現他們一天都睡五個小時,醒著就是在「思考工作」。唯一的不同是,麥可一年旅行六、七十次,蔣友柏卻已經三年沒有旅行,他嘆了口氣說:「未來,也不太可能啊。」 創業才剛滿15個月,橙果設計已經擁有衣蝶百貨、紀梵希、法星化妝品等不少客戶,對他們而言,也許這種搭檔模式能夠順利運轉,是更大的收穫。 Michael Young 1966年生,畢業於倫敦Kingston大學設計系,曾在Alessi、Magis、Cappellini等知名品牌設計商品,部分作品蒐藏於紐約當代博物館 蔣友柏 1976年生,畢業於紐約大學資訊管理系,目前是橙果設計合夥創業家 橙果設計 成立於2003年7月/員工人數:12人/產品:工業設計、建築、室內設計、包裝、T恤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