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31, 2004

美國重要評論家 蘇珊.桑塔格病逝紐約

身影雖遠,鋒銳不朽
美國重要評論家蘇珊.桑塔格病逝紐約
綜合編譯◎林怡君/自由時報



著有《論攝影》、《旁觀他人之痛苦》等書的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因癌症併發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症(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於紐約時間二十八日早上病逝於曼哈頓的醫院,享年七十一歲。
桑塔格過去三十年來一直與癌症勇敢相抗,其著作《疾病的隱喻》一書便來自抗癌過程的省思。桑塔格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公眾知識分子之一,自一九六○年代中期崛起後,她優雅、冷靜、前衛、睿智且直言不諱的形象,正如她額前那撮白髮般鮮明而有力。她不僅以大量的評論、散文聞名,也寫小說,並涉足電影、戲劇,是美國當代最耀眼的才女,對於時政與世界局勢的批評更是擲地有聲。今年五月底她在《紐約時報》發表長文〈旁觀他人受刑求〉,深度剖析美軍虐囚照背後流露的意涵,並抨擊美國政府的虛偽懦弱。九○年代初,她親往當時被猛烈轟炸的塞拉耶佛與居民同難,並在當地執導貝克特的名劇《等待果陀》;二○○一年獲頒以色列耶路撒冷獎時,她無視爭議前往領獎,卻又在得獎致詞中不顧噓聲地直言:「……除非以色列人停止移居巴勒斯坦土地,並盡快拆掉這些移居點且撤走……否則這裡不會有和平。」
 桑塔格的文章不僅在學術界被討論,她也大量出現在通俗雜誌上,她的著作跨越學院與通俗文化的界線,在美國戰後的傳統評論界是很大的突破。「她這一生對於達到道德與美學間合宜平衡的追求,貫穿了她寫作的主題。」《新共和》雜誌文學編輯、也是桑塔格的友人威色提耶(Leon Wieseltier)對美國媒體如此表示。「在她的文章中有某種東西異常鮮明。這也是為何即使你不同意她的論點,還是覺得非常有啟發性。」四十年來,美國大眾對桑塔格的反應呈兩極化,有人盛讚她原創、深刻,也有人批評她崇歐、膚淺……但從沒有人形容過她「無聊」。由於她的優雅外貌和激進言論,桑塔格不僅是個作家與知識分子,她也是個流行名人與媒體寵兒,在同輩的美國知識分子中,她大概是唯一一個拿到重要文學獎並同時出現在伍迪?艾倫和安迪?沃荷電影、《滾石》和《時人》等流行雜誌、甚至Absolut Vodka廣告裡的作家。
 桑塔格,自幼便聰穎過人,十五歲進入柏克萊加州大學就讀,後轉至芝加哥大學,一九五七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之後曾遊學歐洲一年。桑塔格一九六○年代關於前衛文化的論述集結於《反對詮釋》(Against Interpretation, 1966)一書,其中收錄她於一九六四年發表的經典文章〈假仙筆記〉(Notes on Camp),該文曾被美國新聞學會選為二十世紀一百篇最重要文獻之一;一九七七年的《論攝影》也被視為當代影像論述的經典。她三十歲後跨足小說創作,共出版過四部作品,其中最為暢銷的是《火山情人》(1992)及《在美國》(In America, 2000),前者敘述十八世紀一段三角愛情故事,後者是桑塔格二度罹患癌症時在病榻上完成之作,描繪女主角尋覓自我改變的旅程,獲得當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桑塔格還拍過《食人族二重奏》(Duet for Cannibals, 1969)以及《應許之地》(Promised Lands, 1974)等四部電影,她也寫過劇本《床上的愛麗思》(Alice in Bed, 1992),一九八五年桑塔格更執導米蘭?昆德拉劇作《雅克與他的主人》的世界首演。
 桑塔格在耶路撒冷獎的得獎致詞〈文字的良心〉中說:「……作家要做的,應是助我們擺脫束縛,驚醒我們。打開同情和新的興趣渠道。提醒我們,我們也許——只是也許——力圖使自己變得跟現在不同,或比現在更好,提醒我們,我們可以改變。」桑塔格其人其文,的的確確警醒、並改變了這個世代的青年們。

蘇珊?桑塔格官方網站: www.susansontag.com


文學國度裡的浪潮女王:蘇珊.桑塔格      
文/王映月/博客來網路書店

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近來以她第四本小說《在美國》(In America)摘下200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National Book Awards)小說獎桂冠,成功地從文化評論界的「前輩」蛻變成小說界的「後浪」,為她勇於求新求變的人生再立下一則傳奇。
桑塔格在60年代即以犀利前衛的言論撼動知識圈,尤其她把敏銳的洞察用在探討當時流行文化的各種現象,搭起精緻藝術與通俗文化間的橋樑,因而也深受普羅大眾的喜愛。
但此後數十年,她言行多所改變,對政治、知識、文學常發表前後不一的矛盾言論。而且一再擁護歐洲簡約小說的她,居然寫起情節錯綜複雜的暢銷小說,招致不少非議。她拒絕公開承認自己是女同志也遭到抨擊。甚至原本崇拜她的讀者在與她一席談之後,認為她不過是有缺點的凡人,甚且懷疑起她的知名度與文化影響力其實是來自她深諳自我推銷的機制。
桑塔格的善變矛盾可能與她不斷策勵自己前進、一直追求自我超越有關,也因此她的人生可謂峰迴路轉、高潮迭起。
1933年桑塔格生於曼哈頓,父母在她年幼時多在中國大陸經商。5歲時父親因肺結核病逝,母親在她12歲時改嫁。從小她就是個孤獨早慧的書蟲,10歲即埋首大部頭的百科全書中,後又浸淫古典書籍天地。在同學眼中,她認真專注、不苟言笑,沒時間跟同齡的人瞎扯蛋。
她15歲就上加州柏克萊大學,一年後轉入芝加哥大學,在此被名師譽為「成形中的天才」。17歲時與社會學講師里夫認識僅十天旋即閃電結婚。兩年後隨丈夫移居波士頓,生下兒子大衛,後並取得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57年她拿到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但四個月後轉赴巴黎大學,在此受到法國知識份子傳統的薰陶,眼界大開。
26歲回國,在從機場回家的路上她要求與丈夫離婚,之後開始在大學任教、著書,並從60年代開始為各期刊撰寫評論,由此聲名大噪,蔚為當年首屈一指的當代文化評論家。
除了評論外,她還寫小說、實驗電影劇本並導過電影與戲劇。近年來她數度前往陷入內戰的南斯拉夫,在被圍困的塞拉耶佛導演貝克特的《等待果陀》,身體力行人權關懷。
其實,桑塔格在成為評論家前,早在三十歲就發表她第一本小說《恩人》(The Benefactor),故事是描寫一名無法區分現實與夢幻的主角,最後終於在抗拒外界對他真實/夢幻生活的詮釋後,找到內在的平靜與完全的自由。
寫作《恩人》讓她對藝術、詮釋有獨到的見解,反倒引導她走向評論的路上,從而在33歲發表她的成名作《反詮釋》(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1968)。這本評論集共收集她於1961~65年間在「黨派評論」、「電影季刊」等發表的26篇文章。文中她力陳「詮釋是智性對藝術的復仇」,主張了解藝術作品應從直覺反應開始,而非從智性分析著手。她說:「藝術作品是存於世間的事物,而非只是論及世界的文本或評論。」她直指詮釋者全是庸俗之輩,要求以「藝術的情欲來取代詮釋學」,亦即直接去感觸藝術,而不仰賴詮釋的專斷。
桑塔格坦言她的寫作反映出她念茲在茲的事,例如她對影像及其意義的濃厚興趣讓她寫就《論攝影》(On Photography,1976)一書,書中她指出攝影鏡頭比外科醫生還能層層卸除真實,讓我們從而看到沒有痛苦的貧窮、沒有焦慮的死亡、沒有離緒的婚禮。她揭露鏡頭能創造出詮釋其客體的影像,但卻離真實的經驗、情感愈來愈遠。
1978年她出版《疾病即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時,正接受乳癌治療。罹癌讓她感同身受病人因社會加諸其疾病的各種隱喻,而承受沒有必要的痛苦。她以肺結核與癌症為例,如肺結核在19世紀被看成「體內燃燒」、「消耗生命力」的疾病,常被聯想成與貧困和匱乏有關。時至今日,癌症則成為我們文化最重要的疾病隱喻,被視為一種壓抑的疾病,病人經年累月抑制的情感到頭來轉換成四處蔓延的惡性腫瘤,從無意識自我中爆發出來。
《疾病即隱喻》出版十年後,桑塔格寫作《愛滋病及其隱喻》( Aids and Its Metaphors),繼續鼓吹她反對把疾病當成隱喻的論點。最近大田出版社推出《疾病的隱喻》中譯本,其實是將上述兩本書籍合併而成。
桑塔格在出版第一本小說4年後,寫就第二本小說《死亡裝備》(Death Kit,1967),跟前一本小說一樣是講虛實不分的主角,對生命、死亡與關係的荒延冥想。
遲至25年後,桑塔格第三本小說《火山情人》(The Volcano Lover,1992)才問世,且一改以往的前衛小說風格,寫起了交織革命與愛情的十八世紀歷史小說,重述漢密爾頓爵士、年輕的妻子與納爾遜將軍間的三角戀情。桑塔格在這個老式愛情故事中穿插不少她拿手的智性分析,小說推出後叫好叫座,她似乎也由此重新找到自由與力量,還表示她日後將以寫小說為務。
時隔8年她才發表《在美國》新作,這本小說毀譽參半,而且引發不小的爭議。桑塔格是根據波蘭女演員海倫娜?莫潔絲卡(Helena Modjeska)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小說中大量援引莫潔絲卡的傳記、日記、波蘭詩、剪報等,引起歷史學者的撻伐之聲,紐約時報書評的評價也不高,在暢銷書排行榜上更是一閃即逝。
《在美國》是刻劃波蘭知名演員瑪麗娜於1876年對演戲頓失熱情後,決定放棄在華沙的一切,與家人朋友同赴新大陸美國建立「烏托邦」公社。但數月後,此烏托邦即因財務困難與內部爭執而告瓦解,這時瑪麗娜毅然決然重返舞台,在投合美國中產階級趣味的表演文化中,再度發光發熱。
小說中主要彰顯勇於突破自我的女主角,不惜孤注一擲追求自我改造的歷程。桑塔格不諱言這本小說其實是她自己的寫照,她跟瑪麗娜一樣有著她所謂的「土星情格」,亦即自我意識強烈、極度一絲不苟、性好分析、會不眠不休地鞭策自己不斷超越自我。
她曾在訪談中說「很多作者人到中年即閉瑣在自以為是的觀念、偏見、驕傲與義憤之中」,言談下她似乎很怕自己也落入此窠臼。她還形容自己在寫評論時是無可救藥的潤飾者,初稿與定稿相差可達八成以上。但自從寫起小說,她覺得自己已能從這種強迫性的精益求精、殫精竭慮中解放出來,知性與感性也開始化干戈為玉帛。
從這個角度來看,桑塔格無疑已在小說的新天地中找到超越自我的著力點,從而能繼續燃燒她生命力熱力,至死方休。

(11/27/2000 博客來)

【閱讀王映月】
心靈深呼吸,王映月 著, 大塊文化。

【蘇珊.桑塔格代表性著作一覽】
?The Benefactor (1963)
?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chor Books, 1966,1990。
?Death Kit (1967)?Trip to Hanoi(1969)
?Styles of Radical Will (1969)?《論攝影》(On Photography,1977),蘇珊.宋妲 著,黃翰荻 譯,唐山, 1997。
?Illness as Metaphor,1978。
?《我等之輩》(I, Etcetera,1979),蘇珊.桑塔格 著,王予霞 譯,探索,1999。?Under the Sign of Saturn,1980
?A Susan Sontag Reader, Susan Sontag, Farrar Straus & Giroux, 1982。?AIDS and Its Metaphors(1989)
?《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Doubleday Books, 1990),蘇珊.桑塔格 著,刁筱華 譯,大田,2000
?The Way We Live Now,1992?《火山情人》( The Volcano Lover: A Romance,1992), 蘇珊.桑塔格 著,王予霞 譯,探索。
?In Amercia,Farrar Straus & Giroux, 2000

【評論蘇珊.桑塔格的代表性著作】
?Conversations With Susan Sontag, Poague, Leland(editor), Univ Pr of Mississippi (Trd), 1995。?Susan Sontag: The Making of an Icon, Carl Rollyson and Lisa Olson Paddock, W.W. Norton & Compa, 2000